现在已经八十多岁了还是沾花惹草不听劝(4)

来源:民俗研究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2-12-07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北京教育 部也竭力提倡国语,白话语体彻底占领了小学教育的阵地。1924年北京临时政府成立,章士钊任司法总长兼教育总长,反对国语运动和新文学,与以

北京教育

部也竭力提倡国语,白话语体彻底占领了小学教育的阵地。1924年北京临时政府成立,章士钊任司法总长兼教育总长,反对国语运动和新文学,与以南京东南大学为中心的学衡派形成夹击国语运动与新文动的声势。钱玄同的学生魏建功在《国语周刊》上发表《国语运动的拦路虎》一文。国音常用字汇1928年钱玄同提出“请组织《国音字典》增修委员会案”。7月12日,国语统一筹备委员会成立“国音字典增修委员会”,王璞、赵元任、钱玄同、黎锦熙、汪怡、白镇瀛等六人为起草委员,逐字审改《国音字典》,正式采用北平地方音编成《国音常用字汇》取代《国音字典》。后来1913年“读音统一会”拟定的国音就被修改为京音了。1932年根据新国音编纂的《国音常用字汇》由政府教育部公布,在《字汇》的序言中又对国音以北京音为标准的含义做了进一步的说明,即所谓以现代的确北平音标准音者,系指‘现代的北平音系’而言,“并非必字字尊其土音”。1935年,国语统一筹备委员会改组为国语推行委员会,开始进行国语的全面普及和推广教育工作。1932年之後的国语广播,都采取了以《国音常用字汇》为标准的形式。1937年,第一部现代汉语辞典《国语辞典》由黎锦熙、钱玄同主编、大辞典编纂处出版。新宣传标语“普通话”这个词早在清末就出现了。1902年,学者吴汝纶去

日本考察

,日本人曾向他建议应该推行国语教育来统一语言。在谈话中就曾提到“普通话”这一名称。1904年,近代女革命家秋瑾

留学日本

时,曾与留日学生组织了一个“演说联系会”,拟定了一份简章,在这份简章中就出现了“普通话”的名称。1906年,研究切音字的学者朱文熊在《江苏新字母》一书中把汉语分为“国文”(文言文)、“普通话”和“俗语”(方言),他不仅提出了“普通话”的名称,而且明确地给“普通话”下了定义:“各省通行之话。”后来瞿秋白等也曾提出“普通话”的说法,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瞿秋白在《鬼门关以外的战争》一文中提出,“文学革命的任务,决不止于创造出一些新式的诗歌小说和戏剧,它应当替建立现代的普通话的文腔。”“现代普通话的新文,应当是习惯上各地方共同使用的,现代‘人话’的,多音节的,有结尾的……”并与茅盾就普通话的实际所指展开争论。经“五四”以来的白话文运动、大众语运动和国语运动,北京语音的地位得到确立并巩固下来。新华字典1949年主持教材工作的叶圣陶力主将小学“国语”科改称“语文”。1950年《小学语文课程暂行标准(草案)》规定:“所谓语文,应是以北京音系为标准的普通话和照普通话写出的语体文。”“讲解用的语言,仍用以北京音系为标准的普通话,不用方言土语。”《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草案(初稿)》和《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草案)》再次强调:“教给儿童的语言必须是规范化的汉民族的共同语言。这种语言就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推广普通话是小学语文科的一项重要任务。”“第一是词的声音。这首先要求依照普通话的语音进行教学;在方言区域须特别注意正音工作。”在1955年10月召开的“全国文字改革会议”和“现代汉语规范问题学术会议”期间,将汉民族共同语的正式名称正式定为“普通话”,并同时确定了它的定义,即“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1955年10月26日,《》发表题为《为促进汉字改革、推广普通话、实现汉语规范化而努力》的社论,文中提到:“新的共同语,就是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的普通话”。1955年11月4日,解放军总政治部向全军发出了《关于在中推行汉字简化、推广普通话和实现语言规范化的通知》。1955年11月17日,教育部发出了《教育部关于在中小学和各级师范学校大力推广普通话的指示》。1956年2月6日,国务院发出

关于推广

普通话的指示,并补充了对普通话的定义:“以北京语音为基础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6] ”这个定义从语音、词汇、语法三个方面明确规定了普通话的标准。“普通话”一词开始以明确的内涵被广泛应用。河北省承德市滦平县普通话标准音采集地。“普通话”中的“普通”二字有“普遍”和“共通”的含义。1982年,吕叔湘在上呼吁推广普通话,提出“所有学校都应该是推广普通话的阵地”、“中学是推广普通话的重点”。1990年国家语委明确以广东、福建两省和上海市作为南方方言区推广普通话的重点地区。1991年第七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第八个五年计划纲要》也明确提出要“大力推广普通话”。1991年派出专门的调查组深入广东、福建的一些地区做了较为深入的调查研究,就两省推广普通话的工作提出建议。2001年《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施行,确立了普通话“国家通用语言”的法定地位,规定“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通过汉语文课程教授普通话和规范汉字。”“广播电台、电视台以普通话为基本的播音用语”。2014年9月21日由教育部、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与河北省政府共同举办的

文章来源:《民俗研究》 网址: http://www.minsuyanjiuzz.cn/zonghexinwen/2022/1207/705.html



上一篇:“两河之约”民俗拾忆录十里春风篇主题设计大
下一篇:民俗研究怎样写毕业论文(民俗方面的论文可以

民俗研究投稿 | 民俗研究编辑部| 民俗研究版面费 | 民俗研究论文发表 | 民俗研究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21 《民俗研究》杂志社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